2020年02月01日
易武薄荷塘古树茶,每一个普洱茶爱好者的最后归宿(4)
勐库的茶山可以简单分为东半山和西半山,最有名的当数横跨两山的冰岛老寨。对于初到勐库的人们来说,冰岛老寨是必定要去的,老寨仍旧如往年一般热闹。冰岛古茶越来越有名,有很多茶饼上面写着冰岛的名字,却并非冰岛老寨的茶,往往是附近的小户赛或大户赛的产品,其外形略似冰岛,滋味偏于柔和淡薄,细细品来,完全没有冰岛老寨的醇厚甘甜与后韵。很多茶商要到这里,哪怕只隔着一个茶山,因为茶质与产量、名气等原因,价格上的差别就会很大,因为冰岛古树茶的兴起,周边的茶价也跟着起来了。
除了冰岛古寨今年涨价三成多,周边有名的古茶山涨价更多,尤其是邦东。邦东属于临沧市的临翔区,著名的昔归茶就在那儿。资本进入冰岛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邦东,情况也是这样,越来越多茶商进入这里,寻找茶价最低又有一些个性的古树茶。前些年就有台湾的资金进入这里,把生态良好的茶园茶,制成香高甜润的东方美人,卖出的价格不会输于有名的古树茶。
邦东村除了昔归茶山,还有曼岗与那罕寨子,这两个寨子的茶,香气更高滋味更加细腻。邦东的茶价比别的地方涨得都要快,因为原来的基础比较低,所以今年的茶价比去年要高一倍。
有许多外地的茶商前来承包茶树,那罕梁子的茶王树与一颗紫芽古茶树被人承包了下来,做成单株,价格比普通的古树茶要高五六倍。前来邦东收茶的老林,找了家熟悉的茶农,“今年价格涨得太快,又怕遇到机器炒的茶,就找熟人好一些。”老林也担心自己有时候分不清楚茶。他在邦东村呆了一天,因为茶价比去年高了一倍,他还没敢下手。
离曼岗不远的地方,就是忙莱自然村,忙莱的茶农老李,今年做了不少的茶,“再过几天每天要做几百公斤的鲜叶了,今年茶价涨了很多了,最好的茶还是在海拔与环境好些的山上,有兰花香。”今晚我借住在他们家,有一口山泉,很适合泡茶,海棠花还没有开谢,夜晚的天色也很明丽。就用山泉泡了一晚上的昔归茶,昔归茶甜细醇厚,可以冲泡三十多道,喝多了茶,以致这一晚无法入睡,只看深夜里的月色,听闻静静的大山里潺潺的流水。
凌晨四点多钟,老李就开始炒茶,一直到七点钟结束。新买的起亚越野车装了满满的一车古树毛茶,他要运到临沧市区,发货给广州和昆明的老客户,顺便送我下山。老李开车很溜,说是三年前才学会的,当时还没拿证就会开车,一个人拿着皮卡车在山路上“挪”着开。精明能干的老李这两年把茶生意做到了大江南北。
听老李讲,邦东原来也有一颗很大的古树茶,比现在李家林小组的那颗古茶树还要大得多,当年科技人员说是古树茶没有营养了让茶农加施尿素,结果把茶树弄死了。枯死的茶树砍下来的时候,装了满满的一卡车。
香竹箐的茶祖母
凤庆是滇红之乡,历史悠久,民风纯朴,隔壁的云县也非常漂亮,怪不得出那么好的滇红茶。只是沿途山路难行,山里多植橡胶树,崎岖的山路两侧又都是枯而未死的飞机草。我们前往凤庆小湾镇的香竹箐,准备再访茶祖母——那颗被认定为3200年树龄的古茶树。快到小湾的时候,半路就有水库了,草木丰茂,绿意盎然。
香竹箐的茶祖母
在香竹箐自然村,温差大,早晚清冷,天气瞬息万变,我们来的第二天下午,刚刚还是艳阳高照,一会儿就阴云翳日,雷声阵阵,居然下起小粒的冰雹来了。雨歇,天空有两道一深一浅的彩虹横跨大山南北,在蓝色的天空中蔚为壮观,山里如同洗过一般,一切都那么清新。到了晚上,雨也下得忽然,半夜就会听到淅淅答答地雨声,然后茶农呼叫,脚步声,忙着收茶,端竹筐,铺雨布……
在这里,茶叶既拿来制作滇红又可以拿来制作普洱,其滋味都有明显的地域气息,略带果酸。原先滇红基本以小树或台地茶芽制成,追求外观之美,这两年,云南很多地方拿古树茶制成滇红,滋味更加甜醇有喉韵,因为底质好,往往能冲二十道以上。滇红的制作工艺也很讲究,萎凋足够时需闻到苹果香,发酵时间的掌控特别重要,打堆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发酵时间长了汤色易褐,香气不清爽,短了又会出青味。最后一道的烘干程序,除了机器烘干,往往还要拿到太阳下晒至足够干,这样出来的茶更有天然气息。
前年我也来过香竹箐,与当时相比,今年香竹箐茶祖母显得更加有生机,枝叶茂密而浓翠。这颗被中国农业博物馆的教授和国内外诸多专家认定为树龄3200年的古树,显得特别有王者之气,茶树方圆几百米,皆以砖城圈起,所以少被人打扰。香竹箐茶祖母刚发芽的时候长的是芽孢状,当地人称的山茶也多是这种形态,其茶成熟的叶片偏小,并不是典型的大叶种,在地上,那些枯黄的老叶则呈现出独有的金黄色。这是一颗充满灵气的茶树,只需要靠近它,你就能感受到它那顽强而宽宏的生命气息。
在凤庆县附近,还有云县的二嘎子茶和本山茶,都是制作普洱的好原料,然而当地人都很少知道,在云县,卖得最多的还是滇红。
相对于勐海而言,这里看起来更加原始,谁能说将来这里不会有更多的资本进入呢?所幸云南的古茶山还有很多,所幸生态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为人所认知,而云南那么多山头的古树茶,也不是哪一家都能炒得完的。
问茶,靠资本还是技术?
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知名的茶山,如冰岛、昔归、景迈、易武等。与我们同行的老白分析,几千万就可以把茶山做得风生水起,许多原来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士,或是因为喜欢茶,或是看中古树茶的保值与升值的潜力,一旦这些资本进入茶山,就对整个古茶山有很大的影响。
而资本进入茶行业,就能保证盈利吗?茶行业与别的行业不同,因为是农产品,所以很大众;而另一个层面,高端的茶却需要具备深厚底蕴的茶文化,才可能把品牌做好。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看到的是,有的企业选择某个茶山,有的企业选择某个技术含量特别高的产品如茶粉茶膏,有的干脆只做销售渠道。
央视曾经做了一期“资本问茶”的节目,采访了老班章寨子的陈升号。陈升号的掌门人是61岁的陈升河。我们来云南之前,就听说陈升号与勐宋那卡寨的茶农全部签订了收购合同,现在,陈升号除了老班章、还有南糯山、易武的福元昌号以及那卡。
3月底,我们来到勐海陈升茶厂的时候,“陈升号”全国经销商的大会刚刚结束。很多经销商为了追求某一款茶,都要想方设法找到掌门人陈升河,不过厂里却是一碗水端平。很多人对于陈升号的了解源于老班章,而实际上,掌门人陈升河原来是地道的乌龙茶人,他曾与潮汕、安溪及武夷山许多老茶人熟识。
做茶的季节,他常常一个人关在审评室里,不让别人进来打扰。一旦有人与他聊起茶,话匣子就会源源不断。茶的拼配和炒制大有功夫,他说年轻时在拼配的程序上学了六七年,“拼配时好茶像一张白纸,低档茶像一张黑纸,而如果像老班章这种茶拼配不好的茶进去,会把茶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