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普洱茶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听到用“厚度”来形容茶汤,很多刚接触普洱茶的茶友就会疑惑,喝个茶还喝出厚度了?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一种味觉还是触觉?
咱们平常说的味觉,像酸甜苦辣咸这些,这才是基础味觉。但茶汤的厚度,其实不属于味觉,而是一种触觉感受。你想想,一杯茶汤里有好多东西,但不是所有东西都能让茶汤喝起来有厚度。比如水浸出物,虽然它代表了茶叶里可溶物质的多少,但奇怪的是,它和茶汤的厚薄没啥太大关系,因为厚度和茶多酚关系不大。
那什么能让茶汤有厚度呢?主要是可溶性糖,像葡萄糖、果糖这些能让我们尝到甜味的单糖双糖,还有可溶性果胶、淀粉等。它们就像给茶汤加了“稠化剂”,让茶汤变得黏黏的,喝起来有厚度。另外,氨基酸也能帮衬着,让茶汤的厚度感觉更明显。
一般来说,好茶都有厚度,这能让茶的味道更显高级。那这个高级感是怎么来的呢?有三个方面:
第一,产生厚度的这些物质,本身没啥特别味道,但它们在茶汤里的多少,和茶叶原料以及后期加工有关。从原料来讲,春天的茶叶氨基酸含量比较多,而秋天的茶叶可溶性糖更多。茶树树龄越大,茶叶里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就越多。所以,春茶喝起来厚度更明显,老树茶的茶汤滋味也更醇厚。再说后期加工,在萎凋、摊晾、杀青的时候,茶叶里的水解酶会让可溶性糖变多;揉捻的时候,茶汁流出来,里面的可溶性果胶会包裹在茶条外面,这样冲泡时黏性物质就更容易跑到茶汤里;像红茶发酵、黑茶渥堆,在正常工艺下,都会产生大量可溶性糖,让茶汤变得更醇厚。
第二,茶汤里这些黏性物质会附在我们舌头上的味蕾上,就像给味蕾戴上了一层“口罩”,能减弱苦味,让苦味不那么刺激。
第三,这些黏性物质还能起到润滑作用。大家都知道,茶多酚和唾液里的蛋白质结合,会让我们感觉涩。而这些黏性物质能减少这种情况,让涩味减轻。毕竟,涩味一般不会让人觉得茶有多好。
第四,当我们把茶汤咽下去后,这些黏性物质会留在口腔壁上,同时还带着糖分、少量的茶多酚、氨基酸以及香气物质,这样能让我们回味的时候,感觉更好,而且回味的时间也更长。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