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一捧普洱新茶,泡煮浓情乡愁
2020年02月01日

一捧普洱新茶,泡煮浓情乡愁

一片小小的茶叶,多像我的影子,承载着我的乡愁,无论走到何地,都与我不离不弃。把它放在家里,就能看见故乡的茶园、茶树和父老乡亲采茶的身影;捧在手里,就能闻嗅到阳光雨露的味道、大自然的味道、亲人的气息;泡在水里,这些精灵起起落落,七上八下,散叶返青,不正像我们曲折多变的人生么?不管有多么的艰辛,只要遇到天时、地利、人和,就能拥有青春的激情和生机;喝在口里,苦涩中透出甘甜与清香,那是老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也是生活的原汁原味。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云南又是茶叶的主产区之一,一个叫普洱的城市被誉为世界茶源,一种名叫普洱的茶叶成为云南茶叶的代表和名片。而其实,普洱只是普洱茶的主要集散地,而不是茶叶出产的核心区。普洱茶最主要的产区是西双版纳的勐海和勐腊两个县,而又以勐海县最为核心区,另外产区分布在临沧、普洱和保山等地市。更有意思的是,由于一种以地名命名的茶叶名声大振,这个地方也因茶叶而家喻户晓,普洱茶与普洱茶产区互相促进和带动,交融成一种无可替代的旅游文化资源。

勐海县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和中国产茶最早之地,有着1700年前的野生“茶树王”以及星罗棋布的古茶树群。勐海县位于澜沧江西以南,出产的茶叶最多、最好,包括南糯山、布朗山、勐宋、巴达、贺开、曼糯等名山,茶叶劲道,茶性强,香气扬,涩度较高。代表寨子有老班章、老曼峨、那卡、南糯山等。大益茶业、下关沱茶、澜沧古茶和陈升号等是勐海茶叶的著名品牌。目前,勐海县茶叶种植面积达90.59万亩,位居全国县级第一位,有机茶园认证面积、产量稳居全省县级第一,勐海县茶产值、产量和税收一直位居云南普洱茶产业榜首,是全省茶产业综合产值唯一突破百亿的重点产茶县。

勐海县茶山风景

在与茶友相互交谈中,经常谈到老班章古树茶,听多了老班章这个名字,自然就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只等有机会去做一些讨教和拜访。去年夏天,终于有机会到老班章去看一看向往已久的古树茶。经过两个多小时泥烂路滑蜿蜒曲折艰难的行程,我们终于来到了仰慕已久的老班章村。老班章村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乡一个古老的哈尼族山寨,位于布朗山林海茫茫的大山之中。“班章”二字源自傣语:“巴渣”,意为:“一条鱼”,汉语音译为:“班章”。后来又分出了新村子,所以又有了新班章、老班章的说法。我在这个名叫“一条鱼”的山村没有见到鱼,却收获了满眼、满心的好茶和喜悦。

老班章海拔1600米以上,最高海拔达到1900米,平均海拔约1700米,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只有旱湿雨季之分,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养分积累。再加上原始森林人迹罕至,没有任何工业和化学污染,是难得的原生态古树茶。自古以来,老班章村民沿用传统古法人工养护赖以为生的茶树,遵循传统手工采摘鲜叶,土法炒制揉作茶青,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香料的规矩。

老班章属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古树茶密集度高,又特别粗大,所以茶叶滋味厚重、浓强、霸道,初饮如关西大汉弹铁琵琶唱大江东去,风骨刚健、气势雄,在普洱茶系列中历来被尊为“王者”、“茶王”、“班章王”等至高无上的美誉。老班章普洱汤水之柔,几乎无苦涩之味感,微微的涩感也是风抚柳枝雁过无声。品含茶汤于口中,其甘如怡,始终有一种淡淡冰糖回甜之味。再细看汤色,有琥珀、陈酿之美;轻轻晃动杯壁,有菜油之厚重,用心用情品之,有含碧玉之滋润。它的柔、味、色、润,竟然冲泡十余次都变化不大。

走近老班章古茶园探访,多数古茶树树龄为三五百年之间,一些茶树基围近2米,树高4米多,树冠直径6米多,分部在老班章寨子周围及附近的森林之中,山村原生态植被多样性保存完好。在茶叶被矮化种植、小灌木品种,甚至于有人把茶叶种植在塑料大棚,用机器像割草一样剪割茶叶的今天,这些乔木古茶树实在难得。

在山寨慢回味茶的甘苦,同时也品味着老班章人的勤劳、朴实、好客,生态环境意识强的风格。几百年来,老班章人爱茶,茶也眷顾老班章人,因为有好的山水和民风民俗,老班章人也得到大自然的回报和恩赐。

普洱茶园

地处云南西南部边疆地区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和保山地区,之所以能成为茶源之地,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气候有关,境内群山起伏,森林覆盖率高,北回归线横穿,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地形、海拔影响,垂直气候特点明显,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因而成为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它因此成为茶马古道上的始发地和重要交通驿站。又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还享有“绿海明珠”、“天然氧吧”的美誉。

按照普洱茶界约定俗成认定的“普洱茶”成品中,以原料茶种划分,有原产地在普洱市景东县的普洱茶种和非普洱茶种之分。景东无量山云南大叶茶种是普洱茶的祖宗,彝族先民早在三国时期就在这里广泛种植茶树,千百年来,彝族群众对无量山的茶树加以保护、利用,并不断新植、改造,使无量山茶叶生产不断发展,直到今天还保存有许多珍贵的古茶树资源。而广泛意义上的普洱茶泛指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包含了大叶品种与中、小叶品种。

早在周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据历史记载,1100多年前,普洱境内已盛产茶叶。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淛在其著《滇略》中,提到“普茶”这个词,该书说:“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也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亦有“普洱茶出云南普洱”的记载。

一片相传已久的茶叶,就这样兴盛了一座城市,也兴旺一个产业。一个个茶叶加工厂,一位位大师,完成着这片树叶从大山深处走向城市与繁荣的媒介。四通八达的茶马古道,把这些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向南运送到南亚、东南亚,再漂洋过海到达全世界;向北运送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西亚诸国;向东运送到整个中国大地。

相传,神农氏在无意中发现了茶叶的功效并开始用茶叶治疗疾病。普洱茶是天然饮品,也是很好的保健食品,由于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经常饮用可达到清胃生津、消食化痰、解酒解毒、利尿散寒,止咳化痰、降低血脂胆固醇、补充维生素和和纤维素的目的,因长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坐拥全国名茶的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