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仓储,普洱茶的后天命数,成也仓储,败也仓储。
我听过有普洱茶仓储经验的茶友的一种说法,说是北方仓要优于南方仓,甚至比昆明仓要好。
跨大区域,或者大范围内的普洱茶的优劣仓储对比经验我暂时没有。但是我有一个观点(部分茶品存储下来是一种可行性的经验)。我的观点是,昆明仓不知道是不是最好,但昆明存储普洱茶是一种风险极低的方案。
普洱茶的存放转化肯定需要一定的湿度,“无湿度不转化”,或者说湿度低,转化极慢,但湿度高了就容易有霉变的风险。所以,昆明,这个春夏秋冬常年在综合湿度50%以下的城市来说(有时甚至很夸张40%以下),普洱茶存放转化很难,优点是不必担心潮变,汤感香气高,回甘好,有涩感,锋锐有力度。
昆明仓储还有一个优点,在湿度相对较大的地方存过的普洱茶,总体会变得沉稳,抹去了棱角,比如有时候体现在回甘上的无力,而昆明其实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在其他湿度更大地方储存过的普洱茶,比如版纳、广东,一路醒过来,使得汤感更有活力,香气也会被激发。
今天我想说的是,可能有一个细节之前没有被人发现。可能发现了,但是未提出过。或者别人的产品,由于发酵的菌种的环境,温湿度等不同,还没有发生过与我相类似的仓储现象。
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普洱茶仓储经验就是,之前我们做的竹筐离地发酵熟茶,在版纳存放一直很好。但是运输到昆明,大概一个月就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不是品质变差了,而是会有明显的汤感上的变化。有些香型香气,会变,比如类似于山野的果木香,放到昆明以后,一个月后慢慢会消失。稠浓度相对也会慢慢的降低。放了一年或者两年以后,直接是一个质的质量的下滑。它的汤感变得稀薄如稀释过的浆水,而不稠不浓不厚。甜度也会降低,滑度也会降低,细腻度也会没有。它变得稀薄寡淡。
△易武蓝标熟饼
所以我下了一个定论,这个竹筐离地发酵的熟茶,它不具备后期存放转化的潜力。所以我给自己给出一个方法,它是属于快消类,不要长期的存放,在一定时间内(1-2年)要在它相对醇化后,在某个品饮价值高峰期,喝完它,不要持续地存下去。
直到去年4月底,我又有个模糊的结论。我喝了在浙江宁波储存的同批次茶,觉得很好,很润,甚至有要出药香的感觉。这个模糊的结论是,不是这个茶不好,是存放在昆明不恰当。湿度极不合适。
再到去年国庆期间。我回云南的地州老家(湿度比昆明大),偶然发现两三片这款熟茶(2021年蓝标小饼),抱着尝试的心态,喝了一小饼,稠,浓,甘滑润,很甜。香型,甜甜的甜香,似药非药香,汤感的饱满度,清新洁净感,都是非常令我愉悦和满足的。远超太多熟茶,属于超标杆类口粮。
这次我有了一个确定性的结论,
一,不是这个茶不具备后转化潜力。
二,存放这类竹筐离地发酵熟茶,需要一定的湿度。
三,作为在云南扎根的茶商,我再也不能将此类竹筐离地山泉水发酵的熟茶,存放于昆明。可以存版纳,可以放之于云南其他地州任何一个比昆明湿度大的地方。
四,外省的茶友,不必像我一样担心此类茶品“储存降质”的问题。如果湿度不会比昆明干燥。
最后,根据我的经验,和前辈的经验,大堆渥堆发酵的熟茶,很适合存放于昆明,品质并不会下降。我有数款一直在昆明未移动过的超20年的熟茶,很干净,甜香好,这是传统渥堆发酵熟茶存之于昆明的很好的例子。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