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贺开古茶园开采节盛大启幕,茶文化盛会汇聚业界精英(2)
2020年02月01日

贺开古茶园开采节盛大启幕,茶文化盛会汇聚业界精英(2)


当戴云副会长和汪云刚所长一行抵达苏国文老同志的家时,他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在亲切的交谈中,苏国文老同志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在茶文化领域的探索和心得。他对茶文化的热爱和执着,不仅体现在对布朗族传统制茶工艺的坚守,更体现在对茶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他的故事和热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深刻体会到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这次探访活动不仅是对苏国文老同志的敬意和慰问,更是一次对布朗族文化的深度了解和传承。通过与苏国文老同志的交流,研究会成员们更加坚定了对文化传承的信念和使命。他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努力,为保护和传承布朗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这次活动也为研究会成员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们得以近距离观察和学习苏国文老同志在茶文化领域的精湛技艺和深厚造诣。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无疑将对他们未来的文化研究和传承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未来的日子里,研究会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布朗族文化,同时也为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搭建更多的平台和桥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布朗族文化将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考察茶产业之本
随后,戴云副会长带领着一群热心的研究会成员,踏上了参观副会长单位大叶班章“老班章3号茶园基地”的旅程。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外出活动,更是对茶园管理与养护知识的一次深入学习和交流。
一行人抵达茶园基地时,虽是干旱之年,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的茶园,茶树郁郁葱葱。副会长单位的黎琳主任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详细介绍了茶园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黎琳主任表示,茶园的管理和养护是一项需要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的工作,尤其在今年罕见的大干旱天气下,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戴云副会长认真聆听了黎琳主任的讲解,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他指出,茶园管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保持茶树的生长状态,更在于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在当前茶叶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优质的茶叶才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因此,茶园管理和养护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
在参观过程中,戴云副会长还亲自观察了茶树的生长情况,详细询问了茶园的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他表示,这些实践经验对于研究会成员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茶叶生产和经营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这次参观活动不仅让研究会成员们感受到了茶园管理的魅力,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知识,投身于茶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中。
走访茶创新之模
戴云副会长携手精制茶专委会主任曹燕华、科创中心副主任肖贵华,深入研究会白茶专委会主任吴金龙的勐海叶海茶厂与勐海茶叶仓库,展开了一场富有成效的参观、指导与学习之旅。此行旨在进一步推动研究会与茶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探索云南白茶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潜力。
吴金龙主任作为云南白茶制作的佼佼者,拥有超过10年的丰富经验。他在白茶制作道路上曾历经坎坷,甚至遭遇过种种挫折,但他凭借着对茶叶的热爱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白茶制作之路。如今,他的勐海叶海茶厂已经成为云南白茶制作的典范,吸引了众多茶农和茶企前来学习交流。
在参观过程中,吴主任详细介绍了云南白茶的制作工艺和品质特点。他表示,云南茶种与福鼎茶种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导致制作出来的白茶在口感、香气以及存储效果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他呼吁广大茶农和茶企不要盲目跟风,而是应该结合云南茶种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白茶发展道路。
吴主任进一步强调,云南白茶的发展需要茶农、茶企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他建议加强与白茶专委会的沟通与交流,共同探索云南白茶的创新发展之路。同时,他也表示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为云南白茶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参观指导活动不仅增进了与会人员对云南白茶的了解和认识,也为云南白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云南白茶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辉煌道路,为茶行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景迈茶山“论剑”
在巍峨的景迈山下,一场简约却庄重而富有意义的授牌仪式正在举行。戴云副会长和汪云刚会长亲手将牌匾授予澜沧景迈之女茶行董事长玉保,这一举动象征着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在景迈山的办事处正式成立。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授牌仪式,更是对景迈山丰富茶文化的肯定和传承,同时也为当地茶文化的推广和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景迈山,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这里的茶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风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调研过程中,省级茶叶专家就景迈山高质量保护开发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有格局、有前景的企业将景迈山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茶文化公园;二、成立专家智库,制订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古茶树保护技术规程;三、制订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茶树栽培管理和加工技术规程,并加大技术示范推广和乡土人才技术培训,将当地制茶能手培养成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带头人;四、宣传贯彻《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对荫庇度太高的茶园将遮阴树进行疏枝剪叶,增加茶园通风透光性和茶树抗病虫能力,减少茶树病虫害发生;五、加强茶树病虫害监测预报,实施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保护好景迈茶山生态环境,将茶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采取摘除害虫卵块、虫苞、护囊分别放入寄生峰保护器内或堆放于适当地方,待寄生蜂、寄生蝇类等天敌羽化飞回茶园。释放害虫病原微生物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虫草菌、多角体病毒及害虫天敌携菌捕食螨、异色瓢虫等保护利用茶树病虫害天敌。辅以采用适当的生物、物理防治措施,有限制地使用植物源、矿物源农药和生物制剂等防治茶树害虫。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是十分难得和珍稀的资源,定要遵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保护好,开发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持续稳定实现当地群众增收,企业增效和财政增长,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