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由于粘上了“马帮文化”的印记,带有历史沧桑感,再加上被夸大的保健功能,炒普洱围绕以高端的“炒文化”、“炒健康”的市场运作,定下了高价位、高增值空间的姿态。
一系列运作下,普洱茶也幻化成满足各种诉求的“神茶”。它原本被大家叫做老人茶,最突出的就是降血脂。后来被称作女人茶,因为能减肥,再后来,宣传的版本变为了,但凡现代都市人所担心的毛病,普洱茶必定能够茶到病除。
2005年的“云南普洱·瑞贡京城”活动,43个赶马人,带着120匹骡马,历经5个月经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到达北京。
这对于云南的茶商们是打广告的最好时机,他们出钱购买了马匹后,便可以让马匹带上自己的普洱茶。近年来普洱茶通过拍卖、评选,依托名人效应推动“价格神话”,成为普洱茶的拥趸。关于普洱茶相关书籍也层出不穷,不仅各报刊开辟普洱茶专栏,甚至普洱茶有了几本专属杂志。
这时大家才发现,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能越陈越香,越陈越香是需要条件的;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有市场,真正有市场的是消费者能信赖的茶品。
与此同时,行业资源向稀缺性资源迅速聚集,古树茶、名山茶的价值得以充分挖掘并广泛传播,从而在2009年古树茶、名山茶率先复苏,并通过2010年西南大旱助推茶价,加上普洱茶产量从2007年的10余万吨调整到一年四、五万吨的合理水平,以及国内货币流动性充裕,最终在2011年的春天带来了行业全面复苏:古树茶、名山茶的价格一飞冲天,台地茶的价格也大幅度上扬。
一时间,一些极具想象力的行为艺术活动也让普洱茶迅速名闻全国。热烈的关注,带来了更多的钞票,从一饼几十元到一饼上万元,普洱茶身价倍增,在这个基础上,普洱茶逐渐演化为投资符号,形成投资及投机风潮蔓延全国。
当南方囤积了大量的茶叶,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普洱茶的未来在于北方庞大的新兴市场,这也是古代马帮进京路线在当代社会的重现与复兴。
直至今日,北方市场还待培育,离真正发力还需要时日。相信未来的普洱茶市场也将会慢慢走向正轨,让茶价与价值成正比。
来源:茶者昆仑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